8月20日,佩戴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小鼠在实验中。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魏梦佳)精准捕捉大脑神经元与突触活动的动态变化是脑科学研究的核心难题之一。中国科学家近期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多...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8-22
8月16日,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单机舞蹈项目中,来自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通小舞”斩获金牌。它是如何实现“丝滑”跳舞的?机器人跳舞到底和打拳击、跑马拉松有什么区别吗?新华访谈专访北京通用...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8-21
通过强化有组织科研,构建体系化创新能力,破解单打独斗带来的资源分散、学科壁垒高、协同不足等问题,推动重大科技成果涌现 依托新建的科教协同平台,北航强力推动所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100%开...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8-20
记者8月15日从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获悉,中国“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当天在北京发布,“《中国植物志》的编研”“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汶川地震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8-20
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已经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5
机器狗穿梭于断壁残垣之间执行巡逻任务。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官网机械夹持器可在三种模式之间切换。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官网 与人工智能(AI)强强联手的智能机器人,正以惊人的方式拓展人类能力的边界:它们...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3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它高27米,重约6000吨,平面面积超3500平方米,相当于约8个篮球场大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3
精准识别花朵、伸出机械臂轻柔完成杂交授粉……温室里,一位“钢筋铁骨”的机器人在花丛中轻盈穿梭,代替工人完成全流程育种工作。 科幻的场景,变成现实。11日晚间,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8-12